小仓山房诗集
诗别集。三十七卷,补遗二卷。清袁枚撰。袁枚诗文,早享大名。清高宗乾隆十二年(1747),枚官江宁时,已有人为刊其早年诗作,名《双柳轩集》。乾隆三十九年,李调元视学广东时,亦尝刊袁诗选令士子学习。枚六十岁时自编诗、文集,对早期作品痛加删削。其诗集二十四卷,起于乾隆元年丙辰,终于乾隆四十年乙未,按写作时间先后排列,略于少时,详于中晚。名《小仓山房诗集》,前有其弟子薛起凤序及蒋士铨、赵翼、李宪乔等人之题辞。此集刊刻后,风行一时。枚七十五岁时相信术士赵文炳言其“寿至七十六”之说,又补编其诗、文集,各增至三十二卷,体例一仍其旧。其七十六岁至八十二岁诗作,后编为五卷,有仁宗嘉庆(1796—1820)间刊本。补遗二卷乃世宗雍正十一年癸丑至乾隆五十一年丙午(1733—1786)删馀之作。袁枚集刊刻极多。今人周本淳以乾隆随园所刊三十二卷为底本,并据嘉庆诗集单刻本校补标点,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8年排印出版。
目录
序 卷一(丙辰、丁巳) 卷二(已未至辛酉) 卷三(壬戌、癸亥) 卷四(甲子、乙丑) 卷五(丙寅至戊辰) 卷六(己巳) 卷七(庚午、辛未) 卷八 卷九(癸酉) 卷十(甲戌) 卷十一(乙亥) 卷十二(丙子) 卷十三(丁丑) 卷十四(戊寅) 卷十五(己卯) 卷十六(庚辰、辛巳) 卷十七(壬午、癸未) 卷十八(甲申) 卷十九(乙酉) 卷二十(丙戌、丁亥) 卷二十一(戊子、己丑) 卷二十二(庚寅、辛卯) 卷二十三(壬辰、癸巳) 卷二十四(甲午、乙未) 卷二十五(丙申、丁酉、戊戌) 卷二十六(己亥、庚子) 卷二十七(辛丑) 卷二十八(壬寅) 卷二十九(癸卯) 卷三十(甲辰) 卷三十一(乙巳、丙午) 卷三十二(丁未至己酉、庚戌) 卷三十三(辛亥) 卷三十四(壬子、癸丑) 卷三十五(乙卯) 卷三十六(乙卯、丙辰) 卷三十七(丁巳) 補遺卷一(癸丑至丙午刪余改剩之作) 補遺卷二